拿电子游戏举例,我们通常拿电子游戏来进行娱乐,但是许多人往往意识不到,其实他们被电子游戏给娱乐了。 这在网络游戏中尤其明显,网络游戏的关键就是人气,这使得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如何能够让玩家尽可能的在游戏中花费时间。但是游戏的设计不能够产生大量的内容让玩家一直保持新鲜感,于是我们观察到网络游戏中的关键就重复,玩家在不知觉中进入一种重复状态。刷副本、做任务,前篇一律。但是玩家们为什么乐此不疲呢?因为设计者加入了奖惩机制,他们会在每次任务中给于名誉(等级)或者物质(虚拟金币)奖励,甚至还有赌博性质(爆装备)的机制让玩家一次次去重复同样的动作。所以如果你发现你在一款游戏里一直在重复同样的事情只是为了得到某样东西的话,你应该跳出来看清楚,你想要的东西并不真实,其实就是开发者手中的一堆数据而已。
同理,对于一些经济类游戏,我们反复练习游戏里的某些技能,然后在人前"炫技",仔细想想,开发者只需要改改参数就能够拿走这一切。 所以我们需要先认清游戏虚幻的本质,才不至于迷失自己,被游戏玩。
观察到这里,你会发现有一样东西其实和游戏里的这种奖惩机制很像,那就是教育,应试教育。我们在这种教育体制下,不停地在做同样的东西,不管这些内容自己是否真的喜欢,只是为了最后的结果。后来我们走向社会岗位,可能一辈子都带着这种思维模式。我看到的大部分人,找一份相对体面的工作,用娱乐和物质地位来奖励自己,工作也成了千篇一律的刷任务而已。
所以我们真的在享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吗? 还是背后的奖惩机制。 所以我看到许多人在上大学之后陷入迷失,因为像高中那样明确的奖惩机制消失了。自由支配时间之后,反而找不到自己获取乐趣的源泉了。 那么这个时候,就很容易被网络游戏,这种有很明确的任务和奖惩机制的东西来取代。应试教育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植入了寻找奖惩机制并从结果中谋取快感的习惯(卷)。
所以我认为,真正的教育应该教会学生两件事情: 1)如何做人,2) 如何从生活中找到能让自己真正快乐的东西
人找到能让自己真正快乐的东西,过程就很满足了。诸如有的人发现,比起游戏、短视频这种刺激多巴胺式的快乐,数学这种理性的,严密逻辑中蕴含的美感更能让他们快乐。那么学习数学这个过程就成了生命中快乐的来源。 所以我很不喜欢一句话“学就好好学,玩就好好玩”,道理不假,但是不看清本质,而人为地把学和玩割裂开来,长久下去,培育出来的都是奖惩机制下的效率机器。